法学院  
 学校首页  学院首页  学院简介  机构设置  基层教学组织  专业建设  学生工作  党团工作  创新创业就业  教学科研工作  文档下载 
今天是:
最新消息 · 法学院2023-2024学年学校奖学金名单调整公示    2024/11/25
【财金大讲堂】厦门大学童敏教授应邀做学术报告
2024-12-09 12:35  

2024年12月7日上午,由教务处、法学院联合举办的“财金大讲堂”在弘毅楼一楼学术报告厅开讲。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的童敏教授,就“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实践与理论——一种现代化视角的考察”主题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学术讲座。

讲座分为两个主要部分。在第一部分,童敏教授详细回顾了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两次历史转型。从2013年民政部提出的“三社联动”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”,童教授梳理了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脉络,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:中国本土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初级阶段、形成阶段和深化阶段。他强调,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紧密相关,社会工作的重点也从人群帮扶转向社会治理,再到基层治理。

童教授进一步分析了社会工作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逻辑,指出从部门服务转向区域治理的过程中,中国专业社会工作面临着历史转型的挑战。他比较了人群帮扶与社会治理社会工作的逻辑,强调了社会工作从关注弱势人群的具体困难解决,到促进自助互助,再到关系调整的转变。

在第二部分,童教授探讨了党的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的第三次历史转型。他从2011年中央19部委文件指出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,讲到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,明确提出“党建引领基层治理”。童教授强调,社会工作不仅涉及党的执政理念的践行,而且涉及国家治理的基础。

童教授还从社会转型、社会建设和福利服务三个视角,深入解读了党的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的相同之处,包括现代性、基层治理、活力与有序等方面。他提出,专业社会工作应向社会和调解拓展,从困弱帮扶到基层治理,从以事为本到以人为本,从社会心理到心理社会。

最后,童教授从生活视角和人的现代化两个角度,探讨了党建引领下的专业社会工作。他提出,党建引领的专业社会工作应关注所有居民的生活改变、家庭和社区和谐、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,以及人的自我成长。

童敏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、观点鲜明,其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学术研究,为在场师生提供了对社会工作领域新的理解和思考。讲座结束后,童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,耐心回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,并鼓励大家在社会工作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实践。(毛慧琼/文 宁艳岩/审核)

上一条:【财金大讲堂】华东师范大学万国威教授应邀做学术报告
下一条:【财金大讲堂】郑州大学蒋美华教授应邀做学术报告
关闭窗口

 

象湖校区:郑州市郑开大道76号 邮编:451464

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法学院 版权所有